为什么会出现“毒胶囊”?之前是因为无知或者说忽视。
药企的无知和疏忽是,它们不知道采购的明胶胶囊是使用皮革生产的而非健康的动物皮和骨骼。前者含有过量的重金属离子铬。铬超标轻者导致口腔溃烂,重者致癌。
制作明胶的小作坊无知,它们仅知道使用皮革可制作明胶,但是不知道此种工业明胶可危害健康。
药品监管无知和忽视,他们忽略了可能存在工业明胶用于制作药用胶囊这一隐患。抑或是对黑作坊生产医用明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在央视报道“毒胶囊”之后,为什么还会出现“毒胶囊”,是因为“侥幸心理”作祟。
“侥幸心理”制造了“毒胶囊”
在2012年,央视揭露了河北等地制药企业使用工业明胶生产医用胶囊空壳的黑幕,随即,食药监管部门对相关企业进行了查处,并且开始追寻“毒胶囊”的流向。这似乎已经足以让“毒胶囊”销声匿迹。
但是在2016年,浙江再次查处一批以工业明胶作为原料生产胶囊的“黑作坊”。也就是说,在过去四年时间里,“毒胶囊”不仅没有连根斩除,而且还死灰复燃。
是什么原因催生了“毒胶囊”再次出现呢?“侥幸心理”或许可以作为重要原因之一。
药企存在侥幸心理,希望自己采购的是合格的胶囊空壳。实际上,胶囊空壳因为工艺简单存在大量毒胶囊不法商家,药企在采购时不可避免会采购到“毒胶囊”。甚至,包括上市药企都被“毒胶囊”挟裹其中。
甚至于“毒胶囊”的加工企业也存在侥幸心理。虽然“毒胶囊”已在两年前东窗事发后得到查处,但是由于食药监管仍然无法覆盖到一些中小胶囊加工企业以及黑作坊,所以,这类企业依然我行我素,“毒胶囊”仍然源源不断输送到制药企业。
“根治‘毒胶囊’,办法之一就是彻底打消‘毒胶囊’产业链上的相关方,让存在侥幸心理的人,无路可走。”一位从事食药监管的匿名人士认为,“但是包括加强监管、强力打击貌似都无法彻底消除侥幸心理”。
淀粉空囊:“毒胶囊”侥幸心理的最后一击
不同于一般的胶囊空壳采用动物皮和骨骼炼制的明胶,淀粉胶囊采用的是纯植物淀粉。因为使用明胶制造胶囊,所以才给工业明胶以可乘之机。但是,如果采用淀粉制作胶囊,任何化学物质的添加,都将被轻易检出。这对制药企业以及胶囊生产企业来说,无疑是最简便和最有效的监管。
在商言商,我们不妨看看淀粉胶囊的出现,对“毒胶囊”有怎样的打击效果?
小作坊愿意生产毒胶囊,是因为有采购的药企。而药企之所以采购毒胶囊而非正规的胶囊,自然是出于利益考量。根据测算,毒胶囊的采购价格仅为正规胶囊的一半,使用“毒胶囊”当然利润丰厚。
毒胶囊使用的是工业明胶生产,一粒毒胶囊的成本可能不到一毛钱。而当前的淀粉空囊在量产之后,每颗的成本也会缩减至一毛钱以下。如此,生产“毒胶囊”不仅要冒着法律的风险,同时与淀粉胶囊拼市场,也就无利可图。
而对于药企而言,淀粉空囊不仅安全、环保,更是缩减了制药的成本,使用淀粉胶囊替代明胶胶囊,何乐而不为呢?
再者,淀粉胶囊也让监管者和消费者省心不少,淀粉胶囊等同于食品,安全能够得到保障,隐患可以轻易检出。而消费者甚至能够通过眼观以及火烧的方式,辨别淀粉胶囊的真假和品质。
总之,淀粉胶囊在大规模应用之后,“毒胶囊”的生存空间将被极度压缩。“毒胶囊”或会成为食药安全警示教育的名词,而不是偶尔就会在媒体上露面的名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