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黄河颂——向党的生日献礼·顾平最新力作《壶口旱地行船图》

2020-07-01 22:00 来源:网络 围观:173人次
摘要:▲顾平壶口旱地行船图 180cm1060cm 2020年 《壶口旱地行船图》画记 顾平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在《黄河大合唱》旋律中成长起来的我,一直对孕育华夏文明的中华母亲河有着发自内心的景仰。多少年来辗转反侧于案旁,面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顾平·壶口旱地行船图 180cm×1060cm 2020年

《壶口旱地行船图》画记

顾平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在《黄河大合唱》旋律中成长起来的我,一直对孕育华夏文明的中华母亲河有着发自内心的景仰。多少年来辗转反侧于案旁,面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想亲近之却又无从下笔。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到黄河不死心。虽然“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但为母亲河妆容的思绪一直徘徊在心底。

▲顾平·壶口旱地行船图(局部)

2017年夏,在一次民盟活动中,著名作家张平先生(编者注:民盟中央副主席)和我聊画时说,黄河壶口有一个古老的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消失的旱地行船行业,就是上游的货船行至壶口,若想下行,就得将货物卸下,把空船拉上岸,然后拉至壶口的下游再装上货,才能继续前行。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对于张平先生点拨话语,我的内心陡然升起创作的欲望,于是有了山西考察之行。

▲顾平·壶口旱地行船图(局部)

在山西省民盟省委的帮助下,到了吉县,采访了当年旱地行船的纤夫和喊号子的艄公,后又到壶口领略气势磅礴的瀑布并至往日行船的河滩感受旱地行船的气息。从收集到的文字和图片资料看,旱地行船源远流长,以至旧时这里还有非常热闹的集市。清朝后期,年下船量达四五千只,日流量在四十至五十只之多,拉一小船需要八十多人,拉一大船需要一百五十余人。民国期间在此设机构管理,保证货船上下的正常秩序,即使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有枣船下运。

 

▲顾平·壶口旱地行船图(局部)

行船在壶口上下,纤夫用力,旱地拉船。两岸分别是山西和陕西。“铁肩担道义”,波澜壮阔的黄河历史紧紧和坚强的肩膀联系在一起。

回来后,一直在思考如何创作这幅作品。作了许多草图,希望从朦胧的草稿中寻找到创作的感觉。我画了一部分造型和线描人物,又翻阅了许多黄河纤夫的图片。现实的动态总是有些夹生,即是写生造型也难达到内心的祈盼。一番比较之后,觉得要发挥国画的意象特长,重点展示万众一心,砥砺前行的气概。

▲顾平·壶口旱地行船图(局部)

画面创作首先是“向前进”的节奏感,我用人物的大小形成视觉的远近,这是传统绘画对空间的认识。李白的诗意一直在脑中回旋,潜意识地将人置于水岸的交叉点上,天水一色,黄河之水上接天,下连人,天地人溶为一体。纤夫的脚踩着河床,节奏统一,它是同心协力拉船的标志,每一个个体的运动连结在一起形成整体向前的强大力量。号声响齐心协力力量强,黄河涌浪向前方,画面气象追求李白诗意。《将进酒》充满着浪漫色彩和豪迈,故而用长线表现波浪,水面开阔而飘洒更符合诗的意象,人物凝重水放浪,两者轻重相对,一张一驰,相映生辉。

▲顾平·壶口旱地行船图(局部)

其次,纤夫脚步下的泥土虽然坚实,但仅仅画泥土似乎简单了些,这幅画不是写实作品,不是历史印象的记录,它应具有浪漫的现实主义色彩。所谓现实是指旱地行船这事本身,它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创作这幅作品是借行船之事凸显人的精神气质和黄河的胸襟,两者结合在一起则义薄云天,勇往直前。于是想起了山西和陕西两省博物馆的彩陶、青铜器、瓦当。仰韵文化的彩陶是黄河文化的远古经典,其强力节奏的线条感充满着张力,彩陶的敦厚具有朴实的力量感。商周的青铜器是我国青铜铸造的巅峰,凝重而肃穆,工艺的精美充满智慧,也是黄河文化的一个象征。秦汉瓦当大气简约,更具一番大象无形的浩然正气。

▲顾平·壶口旱地行船图(局部)

黄河两岸的历史文化无不彰显着华夏文明的精神所在。它们来自于泥土,泥土中蕴藏着历史,在纤夫的脚下添加更有意义。船又该如何画,整船太实,太重,画半只,船只是一个象征,它必须有重量感,因为要拉它,但也要有节奏和运动感,要符合整体的动感,于是用波浪来冲涌它,使它既沉稳而又有节奏。况且船要上岸总是和水相连,巨浪冲船也在情理之中,还多一份艺术的浪漫。

▲顾平·壶口旱地行船图(局部)

如何选择造型令我反复思考。黄河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中华文明史满载着勤劳和智慧。于是决定老中青结合,年青的具有活力又洋溢着聪慧,是我们民族的希望,中年的体魄硕壮又意志坚强,是大业的中流砥柱,年长的饱经风霜却又睿智满满,是历史的承载。旱地行舟,齐心协力,号声响起,众志成城,充满着劳动的欢快和热情,是人与自然最美好的赞歌。人物勾线以书法行笔,赋彩以赭色为主,追求色彩透明而干净,画是用十一张六尺整纸相连,长10.6米,高1.8米。

题款作五言古风《壶口旱地行图》:黄河万古流,壶口百丈崖。船运止崖侧,旱行下龙滩。号角连天响,巨缆铁肩担。纤夫齐努力,移舟孟门湾。

2020年6月26日于北京

▲顾平·壶口旱地行船图(局部)

▲顾平·壶口旱地行船图(局部)

▲顾平·壶口旱地行船图(局部)

▲顾平·壶口旱地行船图(局部)

▲顾平·壶口旱地行船图(局部)

▲顾平·壶口旱地行船图(局部)

▲顾平·壶口旱地行船图(局部)

▲顾平·壶口旱地行船图(局部)

▲顾平·壶口旱地行船图(局部)

顾平,1960年生于江苏镇江,祖籍江苏南通。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民盟中央美术院副院长、《中国画院史》执行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善画人物及人物山水、工书。其人物山水画被称为“逍遥山水”,用笔洒脱,墨韵清逸,画面灵动。以魏晋人文为主创,心仪魏晋胜流。其《竹林七贤》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兰亭序》获江苏省建国五十周年优秀奖、《兰亭修禊》获2006年中国画展优秀奖。曾在北京、南京、无锡、常州、南通、泰州、徐州、济南、潍坊、青州、威海及日本、马来西亚、中国台湾、澳门举办个书画展。出版著作《绘事文存》、《中国古代宫廷画院考略》、《中国现代美术史》(参著)、《中国画院志·古代卷》,发表重要论文“中国书画笔墨章法之共性”、“汉代美术中的伦理精神及其典范意义”、“两汉魏晋南北朝宫廷绘画考略”、“宋代画院制度与《清明上河图》创作”、“明代宫廷绘画的艺术成就”、“清代乾隆朝画院绘画状况探究”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导航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 |  帮助中心 | 手机访问 | 排行榜 | 小黑屋 | 设首页 | 加收藏
广告加盟 QQ:838869911 邮箱:838869911@qq.com Power by DedeCms
返回顶部